达州市教育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499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徐强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设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第499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渠道,挖掘内涵,使我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不断深化和发展。
一、全面优化劳动教育课程
市教育局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保障劳动教育落地落实。一是开齐开足课程。市教育局严格执行国家、省义务教育课程大纲和标准,全面落实四川省义务教育和高中课程设置方案,每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必修课程,把劳动
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全覆盖。二是研发地方课程。利用“红色文化”“巴人故里”“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紧扣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生态、国情教育等板块,开发非遗传承、节日寻趣、手工制作、农耕文化等特色课程270余项。三是加强学科融入。市教育局积极探索五育融合路径,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堂、数学测量、生物科学等学科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四是强化劳动文化。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例如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各类劳动主题教育,举办“劳模进课堂”“工匠进校园”、劳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学校劳动文化。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
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大中小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开展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是用好学校平台,达州市高级中学江湾城校区、开江中学等开辟了校内教稼园地,由师生根据节气选择种植蔬菜、瓜果,带领学生在学习之余通过种植、观察、养护植物,培养劳动兴趣。二是加强家校互动,鼓励学生在家进行亲子家务劳动,开展“今天劳动秀”等活动,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让学生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2项生活技能。三是用好群团活动,利用“学雷锋小组”,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清明节等节日到烈士墓扫墓、清除杂草、打扫卫生等,在课外实践中培养劳动品质。个别学校利用军训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各种军训活动,如“追寻英烈足迹.重走红军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革命先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三、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市教育局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出台达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评选标准,强化平台建设。一是资源共享,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域统筹”的原则,联合发改、人社、农业、国资、林业等多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安排土地、山林、社会机构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安排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二是培育校外基地,依托巴山大峡谷、八台山地质博物馆、省级森林公园等资源,打造了首批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个,县级劳动实践基地28个。三是拓展校外实践,指导万源八台山、神剑园联合万州、开州、广元三市省级研学实践基地,共同打造劳动研学精品路线1条,丰富了学生劳动实践形式内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市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教育局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