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莉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减轻疫情对中小学生的次生影响的建议》(第161号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我局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疫情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达州市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专项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全覆盖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筛查,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一、思想重视,全面加强疫情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各地各校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紧密结合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到长期居家隔离产生的家庭矛盾,离家返校过程中对疫情感染危险的担心,以及复学复课后面临的学业就业压力等叠加因素,设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类活动。
二、创新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针对疫情后学生可能的过度焦虑、紧张、恐惧、心情低落、挫败感、失眠少觉等心理困扰,以及学习自主性差、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规律、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行为问题,开展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增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通过举办“心理专家进校园”、心理讲座、知识竞答、手抄报、心理沙龙、心理剧、同伴互助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同学学习,促进自我成长。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
三、关注差异,针对学生特点提供心理指导
学校和教师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不同学段特点与个性差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阶段,以组织开展游戏或心理拓展活动为主,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指导学生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初中阶段,鼓励学生加强人际交往,通过沟通表达情绪、情感,提升积极心理品质;高中阶段,采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在疫情中出现的先进事迹,进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针对毕业年级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和心理的全方位支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解读考试延期带来的复习、考试、志愿填报和录取招生等安排的变化,公布学校应对措施,提醒学生和家长提前做好准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提供考前情绪指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树立信心,积极备考。
四、及时干预,精准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各学校组织专业力量对心理筛查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制定心理辅导对策。对于筛查出的重点学生,安排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评估,建立完善一人一册记录,持续关注跟进,并给予相应心理咨询服务。用好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纾解因疫情产生的心理紧张焦虑和学习压力。组建区级心理健康专家团队,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干预指导。及时识别需要转介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的案例,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五、全面兼顾,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各地各校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针对教师在线上教学、复学准备、家庭事务等方面存在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和心理压力,采取多种方式,及时有效缓解。加强教师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应对与调适,提高教师的情绪管控能力,以积极心态开展教学、引领学生,营造更加和谐愉快的教育环境。指导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与认知想法,同时识别并掌控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理解、支持和包容,加强疏导,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应对与处理。
六、加强沟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各地各校组织开展家访活动,将孩子学习、亲子关系、青春期教育、电子产品和网络使用、习惯养成等问题纳入家访范围,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及方法,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对医护人员子女、贫困家庭、流动和留守儿童等群体,给予重点关注,主动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寻找解决办法。引导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关注孩子思想状况和行为动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教育局
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