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8810200-06-2023-0105 分 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3-12-07 16:07:03
标 题: 达州市教育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60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达州市教育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60号建议 办理情况(A)的函

李大玉代表

您在达州市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建议》(第060号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体现了您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深入思考与深切忧患,我们深表敬佩。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根据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1年、2016年教育部会同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11号,以下简称《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结合身心阶段特点和青少年成长状况,提出了大力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设的重要理念,多效发力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等方面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重申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要求,特别强调了预防艾滋病教育要与性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认知能力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同时注重发挥家长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性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等。《意见》《通知》重申了各地方、各学校要切实落实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等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立运行机制,形成工作网络

在全市范围内定期研判青少年思想方面教育工作,联系各方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紧盯阶段性时间节点召开专题培训,规划并部署各年龄阶段青少年性教育工作的重点,研究了工作运转的长效机制,从而形成了工作网络,使学校、家庭形成了齐抓共管、双管齐下的整合效应,这对我青少年健康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师生和家长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反响,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肯定和赞扬。

二、改革教育机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关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最基本管理者——班主任,选派师德高尚、教学显效、德艺双馨的教师组建健康教育人才库。20236全市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各县(市、区)及市本级学校120名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参加培训,使我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设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使青少年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了他们健康、顺利、茁壮地成长。

三、多渠道、多角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努力营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

我市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努力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大胆探索推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设的社会化之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家长学校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人的第一个自然教育的场所。我们试点建立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知识,推广经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提高家庭教育辐射能力建设校园文化

  我市不仅重视整体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更重深层次性健康教育建设,致力营造一种和稳定谐、健康向上人文氛围,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全市学校通过“创建环境文化,培育精神文化,优化行为文化,完善制度文化”,使学校成为了学生教育辐射的最前沿真正为学生创设优美典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展特色教育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开展特色教育。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心理、性教育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在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保护、学会共处。

 

 

达州市教育局

                           2023619



主办单位:达州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0818-3090961
蜀ICP备2021011951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