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波代表:
您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农村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及法律法规培训的建议》(第001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市教育局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了大量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关心关爱,促进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全市教育系统持续加大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招引力度,通过公开招引、内部培养、鼓励转型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今年已引进心理健康教育部属公费师范生1名,公开招录4名,人才引进1名,委托有关高校定向培养12名心理健康教育省属公费师范生。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30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154名,其中具有心理咨询专业资格教师207名,基本能够满足学校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所需。为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市教育局还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连续3年配合妇联等部门实施“呵护心灵 构建和谐”“幸福有方—家庭教育课堂进村(社区)”“情系留守儿童 相伴成长成才”等服务项目,引进社工组织、志愿者、专业心理咨询师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补充,为有需要的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心理健康辅导,深入到乡村、社区和学校等地开展心理健康、婚姻家庭调适、安全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150余场次,上万名妇女儿童受益。
二、强化未成年学生法治教育
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把抓好未成年学生的法治教育作为帮助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上好《道德与法治》等相关课程,切实开展“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联合市检察院开展2022年度“法润校园 f 点亮未来”暨“巴渠佑苗”“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活动)、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积极宣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法治主题班队会2000余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知识讲座2300余场,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积极聘请辖区民警、司法干部等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预防违法犯罪、防性侵、防欺凌等方面的法治讲座,去年以来,全市650名法治副校长开展各类宣传讲座770场次,受教育未成年人60余万人次。
三、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
切实发挥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在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了《达州市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三年建设方案》(达市教〔2022〕40号),拟用3年时间对包括农村学校在内的全市479所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进行改造更新和升级更新。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等阵地,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障碍,根据严重程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针对性采取科学专业的咨询、疏导和预防矫治训练有效缓解学生紧张情绪,防止学生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及早发现心理疾病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治疗。
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突出的问题,建设“留守儿童之家”417所,组建“模拟家庭”2000余个,组织开展“同在蓝天下,城乡儿童手拉手”等主题活动,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问题,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心理驿站,积极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活动,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积极推行班主任每学年对所在班级学生开展1次全覆盖家访制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实行“一对一”“多对一”跟踪防控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和志愿服务,严防因缺少关心关爱导致留守儿童走上歧路。
五、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联合公安、文体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排查整治校园周边设立的黑网吧,打击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和其他网上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排查整治校园周边的酒吧、KTV、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以及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成人用品商店、非法设立的彩票投注点、非法出售烟酒的商店或专营场所等,严防青少年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各地教育部门配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护校安园”“百万警进千万家”“六进六边”等活动,对校园周边特殊人群、高危人群进行排查、登记、稳控,对辍学在家学生积极引导劝返,对未满18周岁的校外未成年人由当地派出所登记管理。同时,积极推动校园监控等技防设备升级、补位,努力实现“无死角、全覆盖”,截至去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包括农村中心校在内的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防能力建设“6个100%”全面达标,视频监控同步接入公安机关,有力保证了学校师生安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达州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