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8810200-06-2022-0083 分 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22-11-07 14:24:35
标 题: 达州市教育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314号提案 办理情况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达州市教育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314号提案 办理情况

​陈汝平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留守型未成年人犯罪社会预防和权益保护的建议》(第314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留守型未成年人犯罪社会预防和权益保护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留守型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一、夯实教育根基,提升“留守型”未成年人安全法治意识

(一)强化法治教育。发挥学校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安全课、法治课、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等,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活动)、编发手册、微信微博、宣传标语(专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安全、法治专题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全市教育系统聘请的650名法治副校长坚持每年走进校园,开展预防违法犯罪、防性侵、反诈、抵邪等方面的法治讲座,每年受教育未成年人60余万人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法润校园 f 点亮未来巴渠佑苗”“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五个一工程、关爱留守儿童 f 法治护航成长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监所、社戒中心等青少年预防犯罪教育基地做好警示预防教育,使未成年学生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法治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做实心理健康教育。全市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按照每班每两周至少1课时,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标准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计划、师资、课时、教材四落实。市教育局牵头制定的《达州市强国有我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其中30项具体任务中有4项直接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印发了《达州市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三年建设方案》(达市教〔202240号),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市477所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升级改造),提升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水平。推动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达州市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达市府办发〔202242号),按照四个统一”“四个统筹原则,明确提出了5个方面18项具体工作措施,内容涵盖构建融合贯通的平台体系、打造优质专业的师资队伍、固化标准统一的工作模式、创建各方协同的共育机制、拓展全面发展的育人空间,以及组织保障措施,为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已建成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10个,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建设留守儿童之家”417所,组建模拟家庭”2000余个,组织开展了同在蓝天下,城乡儿童手拉手等主题活动,弥补了农村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问题,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坚持家校共育。按照学校主导、家校互动工作原则,建立并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引导家长转变育人理念,运用学校开放周、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等手段,与家长有效沟通,提醒家长尽量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要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各班主任与学生监护人随时保持联系,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家校双方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孩子表现情况,共同分析异常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与社区家长学校密切联系,构筑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的保护网络。

二、狠抓关键环节,促进“留守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一)抓组织领导。印发了《全市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达市教〔202110号),指导各地各校开展防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建立了预防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问题导向,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二)抓安全防范。加强校园安防建设,截至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防能力建设“6100%”(专职保安配备,校门口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系统安装并与公安联网,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并与公安联网,护学岗建设)全面达标,整体提升了校园安防水平。

(三)抓问题整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将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定期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校园周边治安乱象进行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四)抓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主力军作用,以打击引诱未成年人涉黑涉恶涉毒犯罪、校园暴力等为重点,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势头。以检察职能为载体,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留守型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监护措施、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和困难,全力织牢留守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配合司法部门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坚持落实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办案听庭、质量检查、重大疑难案件讨论等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效能。

三、采取有力举措,切实保护“留守型”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四川省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安防能力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在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联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护校安园”“百万警进千万家”“六进六边等活动,加强校园及周边巡逻防护,在上下学、收放假等重点时段,做到三见警(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挤压欺凌暴力等问题发生空间。积极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吸收家长志愿者10000余人,配合学校保安、执勤教师、公安民警建立护学岗”1300余个、护校队700余支,在上放学高峰时段开展执勤,切实维护重点时段校园周边秩序,严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

(二)抓实家长学校建设。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有家长学校1109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2015个,在县级妇幼保健院建立孕妇学校和儿童早期发展基地7个。会同各相关部门,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常态化开设家长课堂,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子之道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法治教育为内容的系列课程。严格落实班主任每学年对所在班级学生全覆盖家访1遍,学校每学期面向家长至少开展1次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要求,利用走访和开展活动机会,指导家长加强与留守青少年学生沟通,缓解家庭矛盾,协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配合检察机关落实好留守型未成年人强制亲职教育,切实促进未成年人父母履职。同时,针对未成年人父母履职不力、不当的情况,积极发出监护令,督促父母履行监护职责。

(三)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全市451所寄宿制学校严格按照我局印发的《达州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参考模板(学校管理岗位)》(达市教工委函〔20226号)、《达州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参考模板(一线安全岗位)》(达市教工委函〔202258号)要求,抓好各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制定落实,从寄宿制学生吃、住、学、心、育、安六个方面加强管理,把责任和要求落实到最小单元,减少寄宿制学生安全、欺凌、外侵等事故(事件)发生。加强寄宿制学生手机管理,印发了《达州市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学校自查摸排、县(市、区)督促指导、市级督查通报工作体系,原则上学生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防止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四)加强关爱保护求助。配合司法部门结合留守型未成年人特点,积极开展读书、普法、心理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进留守型未成年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切实开展未成年心理引导和教育矫治工作,严格做到未成年教育矫正过程保密、档案保密和矫正事实保密。协调民政、妇联等健全留守型未成年人关爱工作联络机制,引导监护人履行好家庭监护责任,加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教和矫治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达州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教育局

2022822



主办单位:达州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0818-3090961
蜀ICP备2021011951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