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 | 达州市人民政府
简体版 | 繁体版
首页>教育资讯>工作动态
实施“四大计划” 助推教育扶贫工作
时间:2017-06-19 00:00:00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为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达州市教育局通过努力实施“四大计划”,集中力量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

一是抓好控辍保学。明确职能职责,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五长责任制,形成联控联保机制。强化过程管理。依托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加强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的学籍监控。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二是加快薄弱学校建设。2017年实施新建及改扩建农村薄弱学校项目99所,规划建筑面积17.7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7095万元,计划投入4546万元购置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截止430日,已开工建设项目31个,完成目标任务31.32%;开工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占规划建筑面积的20.68%;完成投资4873万元,占计划投资的28.50%;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正在进行招投标。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督促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未接入互联网学校数量,并与电信运营商协商确定以光纤方式接入互联网,目前,全市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比率达98%。积极推进教育城域专网建设。在达川区已建成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指导宣汉县、大竹县做好教育城域网前期准备工作。宣汉县已筹措资金400万元建设教育城域网。

二、实施项目、资金政策扶持计划

我市建立了市、县、校三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形成了减、免、补、助、奖、贷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享受各项资助。

一是提高全市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2016年春季学期起将减免幼儿保教费的资助比例由在园幼儿的10%提高到20%;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据实减免、民族待遇县在园幼儿全部减免保教费。二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 “三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和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学生优先全部纳入“一补”三是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中职在校学生(网上申请评审,户籍地发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万源市、宣汉县)中职三年级在校学生,在中职助学金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直至学业结束。四是发放普通高校困难学生入学补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按每年每生4000元资助(网上申请评审,户籍地发放),直至学业结束。五是向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入学路费资助。解决交通费及入学后的短期生活费,资助标准为省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六是向高校贫困专本生每年提供不超过8000元贷款(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七是对2009年以后省属高校毕业生到万源市、宣汉县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及以上不间断的,给予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的学费奖补。

三、实施就业创业能力培育计划

一是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作为全省四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市州之一,市教育局分别与省外企业、与公办机构、与招商企业、与本地厂家合作,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二是通过开展就业创业知识培训、创青春达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机会和保障。三是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当地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停办不合格职业中学2所,停办专业22个,新增专业6个。四是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内的职业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中心。

四、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

一是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的生活补助政策。二是从2016年起,取消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对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对在828个贫困村村小工作15年及以上的在编教师且满足中级职称评聘条件的,评聘中级职称时,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三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从20151月起,对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中小学从教,男满30年、女满25年及以上的且在乡村学校退休的教师一次性发放1万元荣誉金,并颁发荣誉证书。四是20172月至今全市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乡村教师6000人。

分享到:
主办单位:达州市教育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951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联系电话:0818-212180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