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小学校“红烛党建”品牌创建
优秀案例展播②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达州市委教育工委从即日起推出“红烛党建”品牌创建优秀案例展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展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质效,弘扬正气、树立标杆,激励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本期推出达川区逸夫小学“红烛党建”品牌创建优秀案例。该校坚持党建引领,厚植“礼·爱”育人文化,打造“红烛耀辉·仁礼铸魂”党建品牌,以基础建设夯实育人根基,以工作载体发挥育人实效,以文化品牌拓展育人内涵,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红烛耀辉 仁礼铸魂
中共达川区逸夫小学党委
达川区逸夫小学坚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礼·爱”育人文化,探索打造“红烛耀辉·仁礼铸魂”党建品牌,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抓实基础建设“根本点”,夯实育人根基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把做实党建工作、擦亮“红烛党建”品牌作为育人之基。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理念,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压紧压实。二是优化队伍建设。推行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兼任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教师培养成行政领导”的“三培养”机制,不断壮大骨干队伍。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内容和程序,规范议事决策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廉政公示等制度,定期公开干部权力清单、廉政风险点及对应防控措施。四是规范阵地管理。规范宣传展板、黑板报、LED屏、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建设,加强网络公开信息发布“三审制”落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声音传四史”“红色伴我行”等主题教育,强化宣传阵地正面引导。
学校“红烛党建”宣传阵地
聚焦工作载体“关键点”,发挥育人实效
学校坚持互融并进原则,努力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育人实效。一是构建多维育人体系。坚持群团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主题活动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周边环境治理、路口文明劝导、家长校园文明劝导“三支”志愿队伍,携手社区、交警、城管“三方”联动,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督的“三全”育人体系。二是创设多样育人活动。创设书法、诵读、健身、舞蹈、合唱、非洲鼓、篮球7个社团,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发展女子足球,擦亮古筝、篮球、播音、书法、机器人等特色名片,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创新课堂育人模式。创新“5+3+2”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科+”融创教育,落实双减政策,抓实五项管理。开展国旗下讲话、党史课堂、少年说四史、思政课、红色研学、读书节、诵读比赛等活动,赓续文化基因,激发奋进动力。四是搭建共享育人平台。与北京皇城根小学、成都盐道街小学结对子,同步教研,跟岗学习;以四川省李勇卓越校长工作室、四川省李勇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加强校级联盟交流,共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扭住文化品牌“突破点”,拓展育人内涵
学校坚持不断深化拓展“红烛党建”内涵,打造“礼·爱”校园文化。一是精神文化涵养师生品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礼·爱”文化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多举措践行传播文明礼仪,形成了言行有礼、心中有爱的良好风尚。二是环境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围绕“礼·爱”核心文化,以品格教育为依托,着力“两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厚植教师教育情怀,增强师生使命意识和责任感。三是读本文化滋养师生心灵。设置开放式书架,倡导经典诵读,创建班级微课程,校本教材《“礼”为教本,道以“德”宏》被教育部评为“一校一案”典型案例,《童韵》被评为“四川省中小学中华文化优秀校本课程读本”。
学校开展一年级“专注、有序”品格验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