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5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如何落实全国及省市有关劳动教育工作部署要求?如何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科学构建“五育融合”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围绕这些问题,参会人员在会前实地参观了我市三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大家深入探索、热烈讨论,一天半时间内,大家共享劳动之美,共探学校劳动教育经验。
△ 蔬菜种植
24日,参会人员先后前往达州市通川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达州市帝源现代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万源市秦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详细了解了基地特色课程、师资配备、安全保障和运行机制等情况。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茶艺、陶艺、木工、扎染、耕种、烹饪、编程等技能,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艺术与科学、生产与劳动,在动手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 手工技艺
△ 陶艺
△ 烹饪
△ 烘焙
△ 急救技能培训
△ 草鞋编织
△ 多肉种植
△ 木工
△ 竹编
25日上午,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在万源市召开。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剑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王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各地各校要从政治上认识劳动教育,理解国家层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政策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从内涵上认识劳动教育,深刻理解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从要求上认识劳动教育,突出教育重点、坚持质量并重,坚决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引导学生真正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积极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遵循规律、体系规划,围绕重点、分类规划,紧盯内容、精准规划,打好中小学生爱劳动的底色。要开设好劳动必修课程,保障教育课时,加强学科融合,落实课外劳动和“劳动周”的时间、方式、地点。要培养好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探索推行“双师制”模式,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导师为辅”的师资体系,加强培训,提升劳动教育教学质量。要打造好劳动实践基地,围绕条件达标、课程规范、教师专业、资源整合、评价客观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劳动实践基地从“专门”到“专业”的转变。要开展好劳动实践活动,依托信息化平台,加大对辖区学校劳动实践活动申报、审批、课程选择、活动反馈的统筹管理,强化对学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和基地的监管。
会议强调,我市劳动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面上来看,还存在发展不均、认识不深、界定不准等问题。各地各校要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把劳动教育目标树起来、把劳动教育必修课开出来、把学生课外劳动实践时间定下来、把劳动周等实践活动办起来、把校外实践基地培育起来、把考核评价体系建起来。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强化示范创建,开发打造本地劳动教育特色,打造劳动教育品牌;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流程安全、保险兜底、竞争有序;强化督导评估,完善督导办法,加强劳动素养监测,并把结果纳入督导内容,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胡孝刚致辞
△ 授牌仪式
会上,万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孝刚致辞。王军同志宣读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命名文件。与会领导为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代表授牌。通川区教育局、万源市教育局、达川区实验小学、通川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万源市秦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新华文轩相关负责人围绕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组织、资源开发、课程设计、评价考核、服务保障等方面作交流发言,分享了特色亮点和有效经验。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许正彩出席会议,各县(市、区)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室负责人,部分学校校长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