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 | 达州市人民政府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浏览 |
首页>教育资讯>区县动态
人人有特长 班班有特点 校校有特色 ——通川区艺体教育形成一校一品格局
时间:2023-03-20 10:42:56 来源:达州日报社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近年来,通川区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并实施了“通川教育振兴计划”和“通川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区域高品质教育中心。荣获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区)、四川省学校艺术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县(区)、“新时代美育和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众筹众创”共同体试点区、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领航试点工作区等称号。2022年,通川区在基础教育领域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占比50%),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双减”、红色教育等13项先进经验做法,被教育部、中央电教馆收录,并向全国全省推广。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进程中,通川区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把阳光体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形成了“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一校一品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大格局,学生社团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大型艺体赛事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省学校艺术教育改革整体推进区”。

以“特”为依托

推动美育教育百花齐放

通川区严格执行省教育厅课程计划,各中小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艺术课时。全面实现“四个100%”,即音美课程设置及上课率100%,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率100%,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参与率100%,中小学专用教室(音乐、美术、舞蹈和形体)设置率100%。全面深化“校本”教育实践研究,鼓励参与式、体验式、探索式、小组合作式学习,关注艺术学科之间、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积极开发和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艺术教学手段,对区域内现有艺术教育课程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形成有通川特质、学校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

各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确立各自的艺术教育特色,形成了“人人有特长、校校有特色”的艺术教育局面。学校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为契机,以兴趣小组为载体,加强社团建设。全区各学校共有艺术类社团289个,艺术活动学生参与面达到100%,全面实现了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组织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比如,区一小的“合唱社团、舞蹈社团、古筝社团、书法社团、绘画、啦啦操社团”,二小北岩寺分校的“北翎艺术团”,文华街小学的“摄影社团、川剧社团、文学社团”,区八中的“川剧社团”,区二小的“通川区首个小学生室内弦乐团、艺术体操社团”,区四小的“艺术体操社团、啦啦操社团”,区七小和七小新锦学校的“蓓蕾民乐团”,区八小的“金话筒小主持人社团”,罗江八一希望学校的“啦啦操社团、陶笛社团、绘画社团”,碑庙小学的“红歌赏析”社团。深度挖掘艺术教育资源,构建了以农作物粘贴画、国学经典诵读、葫芦丝、折纸、民族乐器、手工制作、川剧变脸等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全力打造一批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积极挖掘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载体,建立校外艺术教育志愿服务队,聘请民间乡土艺人入校上课,与高水平艺术团体或艺术教育专家建立密切联系,活跃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学生艺术能力培训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展演活动,建立青少年宫教师挂钩联系基层学校制度,有计划安排青少年宫教师深入学校辅导,帮助学校培育艺术精品与艺术教育特色。

以“强”为保障

夯实美育教育固本强基

2017年至2022年,全区艺术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累计不低于500人次,参加区级以上培训每人累计不低于两次;各校开展艺术课堂教学评比、艺术教师技能大赛、专业论文评选等活动每年不低于2次;开展传帮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培养和推选出1至2名艺术骨干教师,一个骨干教师帮扶3至5名艺术教师,不断锻炼磨砺,促进艺术教师综合能力整体提升。

加强校际艺术教育人才交流,2017至2022年,派出300名艺术专业教师,通过支教、走教、城乡交流等方式,解决部分学校艺术师资薄弱、艺术教师缺编问题,建立“优秀教师跨校走课,校际间艺术结对帮扶”的艺术教师流动机制。

以“赛”为舞台

助推美育教育有声有色

通川区每三年举办一届全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两年一届啦啦操比赛,每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艺术教师才艺大赛、专项艺术比赛,通过比赛给艺术特长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各学校举办艺术月、艺术周、艺术节活动,通过开展班级间的学生课余文化艺术单项竞赛(大合唱、校本剧、器乐、集体舞、软硬笔书法、校园摄影、手工制作、主题手抄报)等学生自愿参与的单项活动,做到了人人有特长、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着力在特色项目上下功夫,2017年以来,学校全面推行器乐进课堂活动,促使每位学生都有1-2项艺术特长,提升学校艺术教育的参与率和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生机勃勃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让艺术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2021年11月,教育部组织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评选中,四川共有66所学校入选,通川区文华街小学凭借川剧艺术特色教育脱颖而出,被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称号。通川区文华街小学大力推动川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成立川剧社团,汇编川剧教材,开展川剧课间操、川剧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辅导相促进、传承传习和社会熏陶相衔接的川剧传承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3年1月19日,教育部公示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及各项目评选,通川区教育局荣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的舞蹈节目《红领巾心向党》荣获一等奖,通川区第一小学校的戏剧节目《小英雄之歌》荣获二等奖。

以“改”为先导

探索体育教育发展路径

通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全区中小学校把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方面,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中小学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努力开创通川区中小学体育工作新局面。

制定并印发了《2020年通川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质量考核方案》,对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每学期,学校都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出丰富、具体的校园体育活动实施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学期末,结合计划检查实施情况。

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将体育教师纳入继续教育培养培训计划,除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培训外,通过学历提高培训,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100%达标,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明显提高。

以“动”为基础

推动阳光体育全域全面

开足开齐体育课程。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按照开课率开齐课程,开足课时:1、2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高中各年级每周二节体育课,开课率达100%。

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各校坚持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体育单项比赛、趣味运动会,落实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体育的竞技功能得到了有效体现,为优秀体育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积极参加各级阳光体育活动竞赛。2022年达州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通川区实验小学获小学男子组冠军、区八小获小学女子组冠军、达高中获初中男子组冠军及高中男子组冠军。参加2022年达州市中小学生运动舞蹈比赛,蒲家中学获运动舞蹈初中组冠军。

打造“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鼓励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发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运动舞蹈、射箭等特色项目,确定符合本校实际体育文化的项目,使各传统项目学校都建设“一校一品”,使体育教学达到优质高效;持续开展体育教师技能大赛,锤炼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以“训”为起点

促进校园足球全国领先

近年来,通川区抢抓校园足球改革契机,坚持以兴趣培养为先导、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品牌赛事为平台,扎实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全面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建设,着力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点燃绿茵梦想,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学生因足球而阳光,校园因足球而精彩,足球因改革而长远”的发展之路,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全区共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3所,特色幼儿园11所。通川区以“满天星”训练营为新起点,以促进区域校园足球工作快速发展和培养大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为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强化顶层设计,通过五个“强化”、五个“全面”、五个“融合”,构建先进、科学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建立系统、高效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体系,建设完善的人才孵化和成长基地。


分享到:
主办单位:达州市教育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951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联系电话:0818-309096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