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 | 达州市人民政府
简体版 | 繁体版
首页>备份数据>工作要点与总结
达州市教育局2013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3-12-14 00:00:00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2013年,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牢牢把握教育“科学发展,人民满意”的总要求,坚持教育“科学、均衡、和谐”的发展理念,严格实行工作预决算制,不断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201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规划布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及十八大精神,根据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变化,制定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达州市主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规划(2013—2020年)》、《达州市继续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3—2017)》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二是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相继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教育重大项目407个(其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32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07个,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28个,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5个,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建设项目5个,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食堂建设项目171个,薄弱高中改造项目2个,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10个,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37个,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10个),完成建设面积24.8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41489万元,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三是大力破解中小学大班额难题。深入开展调研,撰写了《达州市城镇中小学大班额调研报告》和《达州市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调研报告》。市政府出台了《达州市主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规划(2013-2020年)》、《达州市化解主城区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新建及改扩建学校实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到2015年前主城区将征地386亩,新建及改扩建普通中小学11所,规划建筑面积16.3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3754万元,新增教学班389个,新增学位18003个。目前通川区、达川区、达州经开区正积极推进新建及改扩建学校各项工作。
(二)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一是高考再创佳绩。我市今年普通高考参考人数36539人,共录取各级各类本、专科新生27753人,升学率达到76%,名列全省前茅,本科上线12008人,增长13.2%;录取飞行员6人,填补了近几年我市空军招飞工作的空白;有5名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创历史新高。二是深化考试制度改革。中考科目新增生物和地理,考试总分由650分增至750分,调整志愿填报结构,在考试结束后分数出来之前,为考生提供了一次省级示范高中第一志愿调整的机会。三是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开展了深入学校听评课、集体视导、教材回访座谈、送教送研到校、学科研讨会、竞赛展评等活动,截至11月份,教科所教研员深入215所学校,共听课评课1400余节,共计送课15节、开展座谈会和研讨会共计10次,各种教师赛课、教学技能展示比赛等共计13次;积极做好2013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论证和评选,共向省上推荐了20项课题,其中8项被列为省立项课题(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题5项);积极开展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届教学成果的遴选与推荐工作;全市共收到省参评课题35项,11项成果获奖。四是注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在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市选送的10件作品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个,居全省第二。
(三)加快园区建设,职教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示范院校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今年8月省教育厅对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达县职业高级中学、大竹县职业中学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中职教育学生内务管理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纵深推进。为推进示范院校创建工作,全市共选拔并认定了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骨干教师54名。二是职教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制定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建立了6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启动了新专业设置工作。确定宣汉职专畜牧兽医等9个专业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项目建设专业;确定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等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批准新设达州财贸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等7个专业。三是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扎实有效。继续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认真做好各“9+3”学校的就业帮扶工作;成功举办了2013年全市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全市21个代表队82名学生参加了比赛。13174名中职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合格12557人,合格率94%。2013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88%,在世界500强或国内上市公司就业达到3458人。2010级 “9+3”毕业生共106人,目前已全部实现了就业,其中6人参军入伍,21人单招升学,18人考入当地机关事业单位,29人进入各类大中型企业工作,自主创业32人。四是西南职教园区建设进展顺利。2013年,西南职教园区累计完成投资约4.16亿元。项目手续办理、房屋拆迁和坟墓搬迁等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取得省政府用地批复3719亩;南北、东西干道累计完成投资1.02亿元,道路线形基本形成;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达州中医学校新校区项目于5月底开工,正向国家开发银行积极申请新农村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贷款3亿元,达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宿舍楼项目已具备开工建设条件;州河西南职教园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一期)4亿元贷款已通过国开行总行贷审会审核;入园院校土地变性、拍卖工作加快推进。五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开放合作。我市与四川旅游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局与重庆两江新区签订了共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基地的协议。
(四)健全资助体系,教育民生工程取得新进展。一是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全面落实。认真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惠民政策。为11.9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为3.92万名中职学生和3.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为0.30万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资助,为4865名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1.84万名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减免了保教费。二是教育助学工程扎实推进。建立健全了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和农村寄宿制学生、中职生、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贫困大学生等5大资助体系,共资助学生21.77万名,金额3.53亿元。新建“留守学生之家”33个,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43所。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开工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11.1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0244万元在全市1899所学校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51.35万人。
(五)提升教师素质,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达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试行)》和《达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今年全市共补充新教师1613人(其中公开招聘1209人,直接考核招聘免费师范毕业生25人,招聘特岗教师298人,引进硕博人才81人)。三是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名校(园)长”、“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共培训教师8200人次,选派3882人次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组建了220余人的达州市中小学学科专家库。截止目前,我市中小学现有省级特级教师64名、骨干教师410名、教育名师70名,有市级骨干教师5800名、学科带头人687名、教学名师50名。四是圆满完成了春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年共认定高中(中职)教师资格1871人。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75名中学校长参加了市级培训,并派往重庆西南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专业化培训;选送5名小学校长参加了成都师范学院举办的四川省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第十期);选送75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校长和35名幼儿园园长参加了2013年国家级培训;选送55名校长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高级研修。六是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工作。推荐上报了372人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评聘,评审中级职称1420人。
(六)狠抓机制建设,安全稳定工作得到新加强。一是完善机制,建立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联系制度和月通报制度。二是加大了学校安全督查暗访力度,不定期派出暗访督查组到学校进行暗访。组织开展了各类安全专项督查10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04份、督查通报4期。三是狠抓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开展了学校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整治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了307处消防隐患和11处地质灾害隐患的整治责任。四是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对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防灾救灾、抗灾自救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共悬挂宣传横幅1600余幅,召开主题班、队会1.5万余次,开展法制教育700余次,播放光盘12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79.6万余份。张贴应急避险和防灾减灾宣传图片宣传展板3000余张,举办安全讲座800多场。组织118万余师生参加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共1549场(次)。五是狠抓应急体系建设。各中小学开展应急演练912场(次),参演人数达91万余人(次);开展了“应急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应急教育示范学校”,确保了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六是狠抓教育系统稳定工作,开展了反自焚防群体性事件专题斗争,强化重要、敏感时段安保维稳工作,妥善解决了全市民办、代课教师长期上访问题,综治、防邪、信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教育形象取得新改善。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任务与本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全面构建起了“七大体系、二十四项子体系、五十四项工作机制”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二是加强行风建设,分别于春、秋季开学时,开展集中检查,大力整治教育“四乱”行为。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局纪委监察室共受理群众对教育收费问题的投诉27件,案件初核9件,建议对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查处违规收费涉及资金16.1万元。三是认真办理信访举报。2013年,局纪委、监审科共核处教育部、省教育厅交办件7件,市纪委交办件2件,市委书记信箱31件,市长信箱51件,市长热线21件,电话投诉56件,下达督办函4件,受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46件(次),均已全部办结。四是深入开展“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大力查找和整改在思想观念、工作生活、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了2个工作联系组,分别联系渠县和乐乡西阳村党支部、万源市白羊乡三清庙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慰问活动,共帮扶慰问贫困户34户和城镇低保户6户,共发放慰问金12600元。
(八)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国梦教育篇章提到新高度。一是成立了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制发了《全市学校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对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二是组建了6个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指导组,采取邀请专家辅导、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领导讲、专家讲、典型讲,全方位推进学习辅导。三是以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文明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了主题教育升旗仪式、征文活动、演讲活动、大讨论活动、赛课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专题培训活动“七大活动”和机关干部立足岗位、教师结合学校发展、学生立足个人成长、组织社会人士“四个层面”的讨论交流。四是由市教育局班子成员任组长,组建了6个主题教育活动督查组,分片分校进行督查指导和宣传辅导,确保主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局在省委巡视组汇报会、全市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交流会、市委主题教育讨论交流阶段推进会上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四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该怎么办”开展了大讨论,并以此谋划2014年各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干部职工全面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围绕
(九)配合双创工作,机关形象得到新提升。一是全面配合市委、市政府创建第三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印发了《达州市教育系统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和《达州市教育系统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细则》,召开了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切实开展好“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学校精细化管理行动”、“办学行为规范行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教育民生关爱行动”等五大行动,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全力支持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分别制定了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工作方案和考核测评细则;进一步巩固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督查了学校卫生室工作开展情况加强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和机关各科室(单位)的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机关形象得到新提升。
(十)引进优质品牌教育,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模式。为切实解决主城区中小学存在的大班额问题,满足家长及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引进优质品牌教育来达办学。经多方考察,四川嘉祥实业(集团)公司有意向来我市合作办学。我局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就嘉祥实业(集团)来我市合作办学多次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邀请四川嘉祥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向克坚于2013年11月21日、12月12日先后两次率团莅临我市,并就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洽谈。目前,我局与四川嘉祥实业(集团)公司就办学模式、师资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校址初步选定西外马踏洞片区,待审定后全面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建设方面:受从严控制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的政策影响,园区融资推进难度较大;先期入园的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州中医学校、达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资金筹集困难;相关手续规费、税费数额较大。
(二)化解大班额方面:市政府出台了化解大班额的相关《规划》,但个别地方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力;达川区三里坪小学建设项目未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工程概算、预算评审工作。
(三)教育经费方面:教育经费短缺,市本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事业发展难度大。
(四)教师队伍方面: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特别是农村教师短缺。按国家、省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和我市现有中小学学数测算,我市下差教职工4000余名,同时还存在各学科教师不配套。
三、2014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突出“落实与规范”主题,继续完善安全工作机制,抓实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
(三)抓好主城区普通中小学新建及改扩建工作,切实化解大班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强力推进西南职教园区建设。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第3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013年12月9日


分享到:
主办单位:达州市教育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951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联系电话:0818-212180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