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 | 达州市人民政府
简体版 | 繁体版
首页>备份数据>教育概况
2012年全市教育基本情况
时间:2013-01-08 00:00:00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一、全市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824所,在校学生115.15万人,在职教职工57462人(含民办学校教职工8292),校园面积1618.4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712.11万平方米。其中:高校3所,学生1.98万人,教职工1456人;中等职业学校34所,学生9.72万人,教职工4363人;普通高中42所,学生10.24万人,教职工5180人;单设初级中学9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44所,初中学生25.33万人,教职工16437人;小学1710所,学生49.85万人,教职工24483人;幼儿园688所,学生17.96万人,教职工5359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学生0.07万人,教职工184人。

    二、201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启动实施教育规划,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8所,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06所,布局调整村小92所;3所中职校创建“国示”学校工作有序推进,创建省级重点中职专业2个,创建县级职教中心1个,创建市、县级示范乡镇成人学校5所。全年共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2.31亿元,实施教育重大项目385个,完成建设面积34.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6975.40万元,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三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18万人、农户科技当家人培训5.32万人、系统实用技术培训56.22万人次、职工教育培训10.06万人次。
    (二)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促进教育公平。一是为78.2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73.2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了教科书,为5.23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12.07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为4.37万名中职学生、3.11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发放了助学金,为2561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资助,为4204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374名中小学及幼儿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提供了资助,建设、改造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5所,新建“留守学生之家”25个,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人数达到3937人。二是看望慰问困难教职工及定点扶贫村的困难群众等各类人员近600人,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共计10余万元。三是新(改)建达到饮用水标准学校7所、为边远山区学生提供蒸饭条件学校12所。四是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工作,争取到省教学设备专项资金60.2万元。从全市选派21名城镇优秀教师到7所村小送教下乡,捐赠了党建书籍和价值1500元的体育器材等。五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着力提高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4795万余元,做到了组织领导、情况掌控、宣传发动、安全保障、监督检查“五到位”。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共计1924所,惠及学生52.84万名。
(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一是推进公民办、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创建市级园本示范园1所。二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达州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16所。三是举办了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市第二届美术书法教师才艺大赛等。在第27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市实现了参赛作品获奖率和一等奖作品获奖数双列全省第一名的历史突破。四是培训高中课改教师5360人(28个学科)。开展了2012年全市高中课改优秀成果评选工作,共收集参评材料158份。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改革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办法。开展了高中教育质量专题调研,召开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研讨会,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报告》并上报市委市政府。目前,全市幼儿三年入园率达到81.80%,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4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80.64%。2012年全市本、专科上线33938人(其中本科上线10608人),共录取各级各类本、专科新生27358人,录取人数占参考人数的75.3%。
(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一是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的意见》。二是中职招生40265人,超额完成了任务。三是举办了2012年全市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洽谈会暨学生才艺展示活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工种167个、就业岗位2016个,1062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四是8所中职学校通过了省教育厅内务管理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争取中央财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670万元、省级财政中职学校建设专项资金7250万元。五是我市6所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中职学校共有藏区“9+3”学生411名。首届(2009级)424名藏区“9+3”学生实现就业423人。
(五)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打造城区新亮点。一是编制完成了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园区土地报征约3700亩,批复约2200亩。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南北干道A1、A2、B1标段已全面开工建设。三是优先实施安置房建设。划拨征地拆迁补偿专项资金1500万元,占地80亩的一期安置房建设项目于5月30日开工。四是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积极探索推进“银政企”三方合作,国开行省分行同意在3—5年建设期内分年度提供总计20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成绩突出,与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签订了总额达26亿元的招商意向协议书,与四川省旅游学院(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向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申请到位城市新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200万元。五是妥善处理了园区内污水管网对接、空中电力走廊建设、毛(坝)达(州)输气管线占压、道路下穿达渝高速州河大桥、施工便道等问题。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教师素质。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市教育系统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2人,受到省政府表彰17人,受到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表彰25人,单位受到省政府表彰5个,受到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表彰4个。二是组建了一支4202人的骨干专家队伍,其中在职省特级教师65人、省级教学名师70人、省级骨干教师415人、达州市教学名师培养对象5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87人、中小学学科专家库成员300人、市级骨干教师2915人。三是组织375人参加了国家、省、市举办的干部培训,1.5万余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年)远程和集中培训等,84名中学校长到西南大学进行了培训,聘请30名重庆教育专家和名师对全市2915名市级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四是全市共补充新教师1650余人,共派出支教教师1492人,深入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和村小支教。五是认定高中教师资格1642人、中职教师资格76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4人。六是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完善了教育系统党建制度体系、组织领导和责任考评体系。
(七)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维护考试公正公平。一是全面完成了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建成了1个市级指挥中心、7个县级指挥中心、20个标准化考点、1478个标准化考场,完善了视频及网络监控、应急指挥、考试综合业务、考生身份识别、作弊防控等五大系统,在今年的高考、成人高考和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全面投入使用。二是在全省率先启用手机屏蔽仪、身份证识别仪;首次实行“三回避”、县与县交叉视频监考等措施。三是配合公安、国安、无线电管理等部门联合进行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专项行动。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维护教育良好形象。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初步构建起了“七大体系、二十四项子体系、五十四项工作机制”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二是全市教育纪检监察机构共查处教育乱收费、不规范办学行为等案件37件,清理清退违规违纪资金56万,挽回经济损失20.93万元。扎实开展教育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社会对教育行风满意率达97.5%。四是全市教育纪检监察机构受理信访举报456件,局纪委监察室核处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交办件11件,市纪委交办件5件,市委书记信箱交办件33件,市长信箱交办件55件,市长热线8件,电话投诉35件,下达督办函7件,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案件。

(九)强化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校园平安和谐。一是开展了9次安全督导检查、4次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共检查学校764所,排查出安全隐患2760处,完成整改2683处。二是全市842所乡中心校以上学校、103.42万名大中小学生、5.72万名教师开展了学校安全应急大演练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共设立校园警务室676个,聘请门卫及安保人员1143人,配备警棍等安保器材4837根(套),安装电子监控设备569套。共创建市级“安全管理示范学校”51所、市级“和谐校园”32所。三是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校车安全监管。全市现有校车128台,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四是妥善处置“民师”集访,认真做好了省十次党代会前后、党的十八大前的学校维稳工作等,为促进全市社会稳定工作作出了贡献。

分享到:
主办单位:达州市教育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1951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联系电话:0818-212180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6